李培林教授为我校师生作“摄影艺术审美”精彩讲座

发布时间:2007-11-22浏览次数:2823

          1127晚上6点半,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——李培林前来我校举行了一场有关摄影艺术审美的讲座。他是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理事、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、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。曾荣获南京师范大学摄影艺术专业首届"徐悲鸿奖学金"2002年荣获江苏省摄影家"金瞬奖",同年荣获全国摄影教育"红烛奖"。近年来,有百余幅作品在国际性和全国性摄影展览中入选并多次获得金、银、铜奖。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报刊、杂志上发表几十篇摄影文章,出版过九部专著。 


 

       李老师以黑白摄影开篇点题,就如何构图,如何寻找灵感给我们详细地分析了摄影的艺术魅力。针对现在的数码科技这么发达,他提出我们拍自己看到的东西,不要一味地模仿,当然模仿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。他幽默风趣地话语,赢得阵阵雷鸣般的掌声。从他轻松的神情里,我们聆听到的是一个艺术大家的,一种对困难的不屑一顾的态度,一种对生命充满热情的执着。
      
他是一名摄影大师,不论何种艺术,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。他给我们讲的摄影艺术,是靠光线、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。他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。 影调、线条、色彩和光线这些摄影艺术语言,其特殊的审美作用,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形式感、形式美感。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感,是十分丰富的,有空间感、立体感、质感、运动感、节奏感等等。我们从摄影艺术中,所获得的美感,是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的。他的那幅获奖作品《放飞》深刻地强调了影调美。影调是摄影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,亦是摄影艺术美有别于其它造型艺术美的突出表现。 所谓影调,即摄影画面在光线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由明到暗,即由白到浅灰、由浅灰到深灰、由深灰到黑等多层次的调子。影调的重要作用,突出地体现在黑白摄影中。
      
他的成功,他那么多的作品获奖,与他不折不挠的追求是息息相关的。他提到摄影作品是选用曲、直等各种线条,黑、灰、白等各种光斑和红橙黄绿等各种色块,通过对画幅的有规律的分割,而构成画面的节奏和韵律的。任何摄影画面都离不开线条和色调(包括影调)等的有机组合。简明、突出、有特定含义的线条和色调的有规则的重复,往往可形成美妙的节奏、韵律。
      
就因为他的执着,他的信念,他的追求,使他一次次地走向更高的巅峰。很多美妙的瞬间被他永恒地定格在那小小的空间,却给我们留下很多自由的想象。最后,李老师通过这个讲座给我们讲了一些提高艺术修养的方法,是我们对摄影这么高深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